“到2020年末,全球電動轎車將到達1000萬輛,而2015年僅為100萬輛。這將是一個了不起的里程碑,但是跟著逐漸撤銷直接購買激勵辦法,一些市場的出售添加正在放緩,”彭博社新能源財經在其最新的報告中透露。
估計,2020年全球電動乘用車銷量將到達250萬輛左右,比2019年添加約20%。按絕對值計算,我國仍將是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但到年末,我國與歐洲之間的距離將縮小許多。
我國新能源轎車信貸體系將繼續呈現信貸供過于求的局面,這意味著添加將主要來自政府和公共部門的采購以及有燃燒轎車約束的城市。注意,出租車,同享出行服務和輕型商用車的電動化將得到更大的推動。
彭博社估計2020年,我國電動乘用車的年銷量將到達120萬輛,從而使我國在年末前完成500萬輛電動車的方針。特斯拉在上海新開業的工廠將為該公司奉獻約15萬美元的資金,并使我國本土的電動轎車草創企業面對巨大挑戰。
2020年將是歐洲電動轎車突破性的一年。大多數轎車制造商有望完成其2020年至2021年全系列車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針。估計,2020年歐洲電動轎車銷量將超過80萬輛,添加尤其強勁的群眾下半年添加ID 3的產量。
2020年,北美地區的電動轎車銷量可能會再次穩定在40萬以下。除了特斯拉即將推出的Model Y之外,2020年幾乎沒有新的大批量車型進入美國市場。值得一提的是總統大選,假如民主黨取勝,幾乎必定會在2021年遵循更嚴格的國家燃油經濟法規。假如特朗普獲得連任,盡管加州做出了最大盡力,但美國電動轎車的添加很可能繼續落后于歐洲和我國,特別是假如轎車制造商認為特朗普的轎車效率標準經得起一系列法令挑戰。
最重要的是,2020年將供給進一步的依據,證明內燃機乘用車的出售可能已經超過了頂峰。彭博社估計今年燃燒轎車市場將再次小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