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球有200多個工廠具有高壓電纜生產能力,光我國就有70多家,歐洲地區也有近40家。跟著我國特高壓技能走向海外,被國際所推行,我國的特高壓電纜也需加快腳步走向國際。
11月上旬,哈爾濱理工大學王暄教授在江蘇揚州舉辦的“第七屆電纜料配方規劃及生產工藝高檔研修班”上表明,電力動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是聯系國計民 生的基礎性工業。我國電力資源散布和需求不平衡,高壓輸電可以減小線路損耗、荔灣電纜可以節省輸配電走廊,尤其是在某些特殊場合,例如跨海輸電有必要運用電纜。
跟著全球動力供需矛盾的日益杰出和動力布局深入改變,特高壓電纜在構建國家級電網及跨地區、跨國甚至跨洲動力通道中的效果將愈加杰出,發展遠景寬廣。
在前不久舉行的2013國際智能電網論壇上,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主席克勞斯˙烏赫勒指出,和我國相同,國際上許多國家都存在動力資 源散布不均的狀況,特高壓可以削減長距離輸電的損耗,在國際上其他地區也有著廣泛的使用遠景?,F在我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能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作為國際標 準電壓,我國的特高壓溝通電壓標準將向國際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