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我國的資源狀況和經濟本錢,我國曾從五六十時代開端就提出了電纜業的“以鋁代銅”方針。可是,在現在全國電線電纜業約10000億元的產量中,鋁合金電纜仍只占約3%左右的份額。
“以鋁代銅”現在現已退出了政府的工業方針,可是“以鋁代銅”的呼聲依然不絕于耳。那么,喊了多年的標語一向沒有得到工業的認可和執行?
我國銅礦資源嚴峻缺少,對外依存度超越70%;而鋁的進口份額較少,并且國內電解鋁產能嚴峻過剩。因而,有業內人士以為,擴展電線電纜產品中鋁的運用似乎是入情入理的做法。
可是,對銅電纜和鋁電纜在環保、安全和性價比等幾方面具體比較后,或許能夠從中發現“以鋁代銅”發展緩慢的原因。
在我國標準化研討院近來舉行的《銅鋁電纜全生命周期環境點評陳述》共享會上,該院陳亮博士介紹說,上述陳述從原材料獲取、產品制作、產品運用、運送和拋棄處置這5個階段作為兩種電纜的體系鴻溝,選用CML2001以及EI99的點評指標體系,點評了鋁合金電纜和銅電纜對全球變暖、酸化、富營養化潛能、人類毒性潛能、動力消耗的影響。
該陳述研討顯現,產品運用階段對環境的影響是占比最高的,達98%以上,而銅電纜在運用階段對環境的影響是遠遠小于鋁合金電纜對環境的影響。并且從可持續發展的視點來看,銅是能夠進行100%收回再利用。相較于原生銅,再生銅對環境的影響相對削減。
中低壓電熱電纜首要在修建里,特別民用修建里用。稀有據稱,北美區域鋁合金電纜占其電纜總量的比值近50%。我國商場是否能夠向北美區域看齊呢?
我國五礦有色金屬股份公司交易事業部總監顧良民對《動力》記者解說說,無論是加拿大仍是美國,民用住所都是獨棟房子比較多,彼此距離比較小,與我國國情不同,我國高樓大廈樹立、人口密度更大。這種狀況下不考慮安全問題那是不行幻想的。而鋁制電纜的裝置要求很高,國內一般很難到達要求,假如裝置做欠好就更簡單呈現事端。
江西銅業副總經理吳育能則表明,歐洲也沒有大范圍運用鋁合金電纜,由于他們對銅芯電纜和鋁合金電纜的電氣功能、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對環境影響、生命周期本錢等進行了充沛的研討與證明,然后得出鋁合金電纜并不合適歐洲國家的定論。
“銅工業企業經過樹立動力管理體系,不斷添加環保投入,進步資源歸納利用水平,加大節能技能的開發和推廣運用,就一定能最大極限地下降和削減對環境的損壞,生產出更習慣商場的產品。”吳育能說。
另一方面,盡管從表面上看,銅電纜的價格是鋁電纜的兩倍以上,但歸納來看,兩者的距離并沒有那么大。世界銅業協會亞太區商場總監李荊對《動力》記者說,電纜不是一個獨自的產品,電纜要算體系報價。關于電力公司來說,他考慮的是體系報價,比方電纜鋪設,需要在地下挖管井和溝,挖多大的空間,這也是有聯系的。此外,銅的保護本錢跟鋁的保護本錢也是不一樣的。“歸納下來,我個人以為銅和鋁的經濟本錢并沒有那么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