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工信部在其官網布告了第七批契合《光伏制作職業標準條件》的企業名單。一起發布的還有正式吊銷的第二批22家《光伏制作職業標準條件》企業名單。與一個月前發布的“擬吊銷23家”有所不同,“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僅有一家妙手回春的企業,并未出現在此次工信部吊銷名單之列。
新能源
揭露材料顯現,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向日葵”,300111.SZ)成立于2005年,2010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是最早一批從事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研制、出產和出售的企業。2014年7月,向日葵正式當選第二批契合《光伏制作職業標準條件》的企業,并一度介入上游硅片至下流電站的多項工業鏈事務。
作為老牌光伏企業,向日葵近兩年的成績并不抱負。即便是光伏工業非常景氣的2017年,其凈贏利也同比下降了22.65%。2018年前三季度,向日葵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贏利-2.62億元,同比下降2041.18%,起伏之大令人咋舌。關于成績緣何大幅下滑,向日葵方面稱,陳述期內光伏組件出售價格繼續下降,國內光伏產品需求削減,導致毛利率水平低,經營贏利削減。
事實上,曩昔兩年為“止損止血”,向日葵已測驗多種辦法進行自救。除出售旗下最大虧本實體優創光能外,還大手筆收買藥業財物,敞開“光伏+醫藥”雙主業開展形式。2018年8月31日,在歷經長達4個月的停牌后,向日葵發布《第四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抉擇布告》,稱已審議經過擬以發行股份的方法收買浙江貝得藥業有限公司100%股權的方案。
落后財物的剝離一向繼續到2018年末。12月12日晚間,向日葵發布布告,擬將落后篩選的機器設備及電子設備等財物進行出售,觸及多晶鑄錠爐和多線切片機、焊接機、層壓機等。估計此次買賣將削減公司2018年度凈利6210萬元。關于這一行動,向日葵稱,公司現在出產所用的設備和相應的出產技術部分為2011年曾經投入,已嚴峻落后于現在干流技術水平,尤其是2018年“5.31光伏新政”今后,全體市場競爭環境更為惡化,現有部分設備和技術水平已無法有用應對市場環境的改變。出售設備有利于進步財物運用功率,優化財物結構,下降運營本錢。
事實上,自“5.31光伏新政”后,光伏職業一度進入“隆冬”。有業內人士表明,現在光伏制作業遍及開工率維持在60%左右,各環節產品價格急速跌落,不少企業面對生計窘境。加之《光伏制作職業標準條件(2018年本)》新版標準條件公布以來,對光伏制作企業的準入要求更為嚴厲,一旦無法到達相關要求,已列入目錄的企業便面對被吊銷的危險。